五年画卷,浓墨重彩。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即日起,象山县传媒中心推出,全景式展现半岛大地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的亮点成效和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建设新篇章、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汇聚奋进力量。
穿山越海,市域铁路象山线铺轨施工有序推进,山海之间的“钢铁长龙”从梦想照进现实;塔吊林立,金七门核电项目工地工人穿梭于基坑与钢筋之间,一座“能源堡垒”正在海岛崛起;收尾冲刺,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二期养殖线投用,渔业新质生产力奏响澎湃乐章……
重点项目,稳经济的“压舱石”,助发展的“硬支撑”。“十四五”以来,象山深入实施“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战略,围绕创新提升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交通提档升级、环保提级扩能、民生提标扩面等领域,聚焦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攻坚突破,加速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秋风起浪潮涌,象山沿海渔港经济区,车来船往。焕然一新的道路塘坝,“智慧”护航的平台设施,为“蓝色粮仓”赋能增效。
“十四五”期间,象山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获批建设。我县围绕智慧、平安、产业、美丽渔港建设,完成石浦风情渔港改造工程、国庆塘提升改造及渔港建设工程等十余个重点项目,构建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重大项目是区域高水平发展的支柱和引擎。象山从始至终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搭建大平台,招引大项目,以“硬核”项目筑发展之基。象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经中期调整后,“十四五”期间全县共安排重大建设项目487个,其中实施类359个、谋划类128个,共计划投资1717.5亿元,其中实施类1611.2亿元、谋划类106.3亿元。
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推进建设,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一期、二期建成实施,东海湾专精特新产业园开园,37°湾-象山科创中心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海洋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运营,万洋众创城建成投用……一个个大平台成为象山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城市承载力的重要载体。
市域铁路象山线开启建设“加速度”,G527石浦至长街段(岳井洋大桥及接线石浦港海底隧道及接线工程开工,滨海大道、象山港路等城市干道优化提升……一条条干线成为象山逐步优化营商环境,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关键通道。
总投资14.7亿元的日星大中庄扩建项目投产,培育招引锦浪科技、日星铸业、中船海装等一批标志性企业产业项目,成立海洋经济母基金;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宁波基地陆域一期先导工程开工,全省首艘自主设计的南极磷虾捕捞船“甬利号”下水舾装,全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东海一号”投用……积极抢滩布局,一批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壮大,为象山海洋经济蓄势聚能。
“十四五”期间,象山积极落实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加快百亿级集群项目建设,实施“一条链”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在项目前期谋划决策、资源要素服务保障、投融资模式创新、项目督办激励等方面统筹推进。“十四五”以来重点项目拉动象山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其中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6%,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1.3%。
从大唐长大涂光伏发电、中广核涂茨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完工,到金七门核电项目一期核准动建、国电象山海上风电项目快速推进,象山清洁能源体系全面构建;从勤邦高端光学膜生产项目投产,到锦浪科技12 万台分布式组串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建成,象山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一直在升级……
“十四五”以来,象山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瞄准“高精尖新”,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着力优化产业体系,在多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优质项目,逐步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象山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紧抓临港装备产业核心,聚焦改造提升汽模配、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功能材料、绿色能源、海洋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着力推动“123”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五年来,日星风电产业园项目、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等大项目形成产业带动效应,为象山打造风电装备标志性产业链夯实基础。宁波睿新机械生产项目、劳伦斯特斯拉配套项目等相继完工,浙江申越高档绣花珠片生产项目一期、万昌 EPE 珍珠棉研发制造智能无人化工厂等项目投产,传统汽车零部件和纺织服装产业逐步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勤邦高端光学膜等功能材料项目,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微龙高级医药中间体等海洋生物项目在新产业赛道上竞相勃发。
瞄准海洋科创策源新平台项目,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建成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院+研究所”三级组织架构,为象山海洋新兴起的产业战略布局提供研发技术、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综合性支撑。建设技术试验平台,围绕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舟山)象山片区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海上试验场市场化运营机制,解决海洋新材料和海洋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科技成果测试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大目湾深蓝科创园项目,通过机械智造基地和道路建设完善,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升级。
海鲜、蔬菜、粮油、调味品,各种食材实现“一站式”购齐,规范有序、支付便捷实现“智慧化”管理。城南市场综合体是“十四五”象山重大商贸项目,一楼建成开业的邻里菜市充满“烟火气”。“市场里一片崭新,还能网上下单,现在购物真是方便。”不少顾客点赞。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民生大事。“十四五”期间,象山安排城市更新、乡村发展、教育提质、健康保障等近百个重大民生工程。一批批群众所需、可感可及的民生项目持续落地,一个个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基层群众。
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建设,让城市越来越美丽宜居。这五年,建成大目湾新城学校、塔山中学,政实小学、大目湾新城学校等投用,教育供给持续优化。周建里新安置小区、城西丹山人家安置小区、欢乐家园三期B区等安居工程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一直在优化。宁波舟山港石浦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岳井洋大桥及接线工程象山段等项目,鹤浦镇双湾至大文沙公路等工程完工,“便捷畅通、安全适用”的公路网络逐渐形成。石浦客运中心项目建成,“一主二辅”的综合客运枢纽空间初步形成。巨鹰路(塔山路至迎海路)拓宽工程、象山港路(迎恩路至西溪路)提升工程等项目,让城市交通支撑能力增强。
完成城南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便民生活圈项目;改扩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分院、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分院,建成西周镇养老院等医养服务体……五年来,象山在重点项目建设中,以民生改善夯实幸福根基,用一项项重点项目“点亮”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