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多地推进供水管网治理,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必然的联系到居民的用水安全。如何推进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不仅关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更关系到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作者觉得,推进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城市节水的必由之路。应健全漏损控制机制,强化供水管网治理,是当前城市供水管理的重要任务。
加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对超过使用年数的限制、材质落后或受损失修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确保建设质量。同时,要推广使用优质管材和柔性接口,提高管网的耐用性和抗漏损能力。
推动实施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工程。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绿化、环卫等用水计量体系,实现供水管网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同时,推广使用先进的流量计量设备、阀门和水压水质监测设备,提高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供水管网的压力调控和智能化建设工程。推动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优化供水分区,合理调度供水压力,实现管网压力的时空均衡。同时,实施智能化改造,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精细化控制。
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期待各地通过综合施策,构建起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城市供水体系,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和居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最新商品房销售价格变更情况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销售价格环比总体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近日,“幸福水城 文明春风”文明集市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红石户外体育公园举办。
对于村庄而言,农房风貌是村容村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决定了村庄的整体美观度,更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甚至影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作为民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里份(“里份”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建筑,也是武汉早期的居民社区)住宅区,咸安坊以其独特的石库门建筑风格闻名,建筑群包括20余栋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内部道路呈“Y”字形布局,主巷、次巷和支巷交错,体现了当时高密度居住设计理念。
近日,青岛市研究出台了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优供给、惠民生的12条政策措施,实施“三个降低、四个提高、五个优化”,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运行,更好地发挥住房保障民生的非消极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近日发布,自2025年6月1日起实施,助力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打造绿色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规范并指导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 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上的问题开展重点整治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设置13个行业领域赛道并单设开放性创新赛道